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信息 > 信息详情 > 返回
新常态下牧场如何发挥核心竞争力 —中地乳业国际奶业高端对话
2016-01-20 08:23:33 美事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
分享到:
 
 

  2016年1月18日,以“新常态下牧场如何发挥核心竞争力”为主题的高端对话将中地乳业国际奶业高峰论坛的气氛引向高潮,参与对话的嘉宾有澳亚中国牧场总裁杨库、首农畜牧副总裁乔绿、华夏畜牧董事长邵祈、天津嘉立荷董事长刘连超、中地乳业贺兰山牧场总经理刘云祥、宁夏贺兰山奶业总经理宁晓波、豪子牧业总经理王安江。此次高端对话的主持人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。

 

   李胜利教授分别就“ 什么是乳业新常态”、“什么是牧场核心竞争力”等问题进行发问,7位嘉宾分别进行了回答,现在讲7位嘉宾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,进行分享。

  首农畜牧副总裁乔绿:中地乳业在香港的成功上市是行业的骄傲,也是中国养牛人的骄傲。新一届政府的空前开放的思维带来了现在奶业的新常态,如国际一体化。在新常态下,中国养牛人要参与国际竞争,核心竞争力就是成本。以色列的成本很低,饲料成本占到完全成本的60%-65%,如果我国成母牛的饲料成本在1.8-2.0元/公斤,那么完全成本大概控制在3.0-3.1元/公斤。我们是完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,但我们现在还达不到这个数值。除了饲料成本,其他成本我国牧场也需要精确调整,如人员管理、设备管理等方面。以首农为例,奶牛存栏8万多头。北京市内存栏4万多头。未来将面临从区域化管理向全国都有牧场的分散化管理进行调整。而且目前“互联网+”、“数字化”涌现出来,这些我们都在面临挑战。总的来说,以不变应万变的时代已过,我们要接受变化,以变化应对变化,主动应对新常态。

 

  华夏畜牧董事长邵祈:没有中地乳业就没有华夏。祝贺中地成功上市。华夏自身发展来看,近两年来比较艰难,由于地域和人才问题,成本较高。当初到中国,认为奶源靠近城市较好,实际却发现,远离城市的牧场成本较低。但不管成本高,还是低,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,中国消费者对乳制品没有清晰的认识,认为白色的就是牛奶。新常态之下,牧场应该合作起来,向消费者宣传介绍中国牛奶的安全,新鲜。让消费者了解中国的牛奶不比国外的差。

  在新常态下,国际竞争是主要面对的问题,希望行业内的同仁动脑筋想办法应对变化。另外,开源节流是十分重要的。每头牛的利用胎次很重要,是降低成本的根本。只有降低成本才有生存空间,希望大家一起度过这个难关。

 

 

  天津嘉立荷董事长刘连超:祝贺中地乳业成功上市。中地乳业的上市给奶业在冬天刮了一阵春风,给大家鼓舞。新常态,新字不同于以往。奶牛养殖业来说,内忧大于外患。面对新形势,养殖业要建立核心竞争力。总结重点环节,有以下几点:

(一) 加强创新性人才的培育。从不到1000头牛的牧场到15000头牛的牧场,跨度较大,如何经营、管理,激励,如何转变体制机制,得靠人才。如果用原来的思维、原来的办法不能解决新常态下的问题。

 

(二)企业文化的建立。给所有的员工建立共同的家,适合现在形势的激励机制,树立共同的价值观。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能灵活运作,不能激发企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。企业文化是帮助企业发展的原动力。

 

(三)加强供给侧结构建设。做到以客户为中心、上帝。我国乳业的供给侧结构不合理,特别是加工企业,是制约国家乳业发展的根本问题,需要从品种上进行改革。如低温奶等。

 

 

  豪子牧业总经理王安江:祝贺中地乳业上市,给2016年开了一个好头。坚定了企业加资本的运作方式。豪子牧业是一个新公司,但发展速度较快,在养殖品种上选择了西门塔尔牛,采用了现代化的设备,并进行生鲜乳生产,品牌销售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的运作。

  目前,新疆的形式比较严峻,1元多钱的奶牛都有。为了应对这种形势。有以下几点:(一) 走差异化。采用乳肉兼用型。肉可以增加附加值;种的方面可以采用:胚胎移植,进口冻精。产的奶乳脂率高4.0%左右,乳蛋白率3.8%,且口感好。(二)运营奶吧。新疆生鲜乳价格较低,但由于奶的风味好,消费量比预期好。可以用一个“鲜”字,赢得消费者认可。(三) 牧场技术研发是第一位的。可进行职业培训教育基地的建立,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等。(四)增加附加值,除了产奶外,小公牛,淘奶牛等的出肉率很好。(五)智慧环保型牧场,未来的发展要把农林牧旅游结合在一起。自主供应,种植饲料、青贮,以大大降低成本。需要注意的是: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不仅仅是从内部管理方面,要因地制宜,找到适应自己的方法。

 

  中地乳业贺兰山牧场总经理刘云祥:作为牧场来讲,牧场应该适应新常态。目前我认为新常态的表现是:奶不好交,牛不好养,牧场主不好赚钱了。应对策略:(一) 提高牛奶质量。(二)提高牛奶产量。(三)成本控制:首先注重新原料的开发和利用,如进口苜蓿和国产苜蓿的选择。其次,提高饲料转化效率,注意添加剂的使用,效率的提高意味着饲料成本的降低。

 

  宁夏贺兰山奶业总经理宁晓波:祝贺中地乳业上市。讲三个方面:(一)“中国牛奶真的很好”,我们的牧场都应该生产“特优级”的牛奶,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,生鲜乳的质量很好。需要信心,需要宣传。(二) “中国奶业谁来亮剑?”。奶业发展到现在不太正常,牛奶应该是大众消费品,不应该是奢侈品。政府应该修订标准,注意复原乳的控制,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。(三) “我们应该怎么办?”。适应现在的形势,宁夏为“卖奶难”的重灾区,蒙牛喷粉的成本4万多,进口2万多。所以应该规划牛群,提高竞争力,降低成本。如果3块钱还能盈利,那么就能提高竞争力了。所以要全方面的控制成本,延伸产业链条,加工乳制品,肉牛产业。提高竞争力。树立信心,共度难关。

 

 

  澳亚中国牧场总裁杨库:中国经济发展走入新常态,应该调结构,去产能,降成本,这是国家导向。奶业需要借鉴。澳亚牧场2015年喷2000吨奶粉,2016年也不乐观。每天多余8%-10%的牛奶。建议:(一) 调整牛群结构。淘汰率增加。单产提高;(二) 消化过多牛奶或回收过剩牛奶。前半年多余牛奶喷粉,下半年饲喂犊牛;(三) 降低成本:运营成本降低不希望不大,主要靠降低单位牛饲料成本,通过提高单产来实现;(四) 具体管理:控制剩料率,测定剩料营养成分,再分配利用。(五) 饲料原料:对比指标、能量、蛋白。通过软件,对氨基酸等营养素进行分析,精细化管理,精细化思维。(六) 奶牛育种。提高种公牛精液质量,育好种,提高单产,面对国际竞争。行情不好到时候,做好育种,3-4年,有所收益。

 

  李胜利教授在总结发言之前,向7位老总提出了一个即简单的又值得回味的问题:“2016年预计能否盈利?”

  7位老总异口同声给出答案“可以!!!”。

 

  李老师讲到,虽然奶业的整体形势有所低迷,但相信7位老总的话是发自肺腑,以精细化的饲养管理,降低成本,提高生鲜乳的质量,也能盈利。与煤炭、钢铁行业比,奶业还是朝阳产业,随着计划生育、城镇化的发展,奶业还是有前景的。中国奶业的门槛越来越高,未来只有金融资本才能加入奶业竞争。中国养牛区域有限,大多地区政府不支持发展奶业。华北东北地区是黄金地带,占领先机就是优势。我们要研究奶业国际化,研究国际市场的变化。坚信奶业的周期变化,相信价格会回升。在当前的困难之下,我们要努力,加快转型升级,主要是:(一) 降低饲料成本;(二) 还原奶的一系列措施;(三) 转变心态,维护好奶源。让我们携起手来,共度难关,迎接中国奶业的春天。

 

阅读:903
发布于:山东省济南市